簡報1.png

 

我和女朋友聊天時,講到香港的金像獎:

 

看到這個結果,很多人都罵聲震天,尤其是為海角七號和林志玲抱不平還說香港金像獎走不出去云云。

其實香港金像獎,本來就是在鼓勵香港的電影,就像中國的金雞獎百花獎是在鼓勵中國的影劇,奧斯卡主要是在鼓勵美國的電影一樣,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在沒多久之前,多年來頭一次我想看台灣的金馬獎,其實就是想看我心目中有史以來的最佳台灣電影海角七號會不會得獎。

當時看電視,女朋友說海角七號一定會拿很多獎的,尤其是最佳影片,因為是海角七號把這屆的金馬獎撐起來的,如果不是海角七號,今年的金馬獎根本沒有辦的必要!

她還說,國片低落了那麼多年,終於有海角七號,連之後的冏男孩,1895都大大沾光,終於到電影院看國片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台灣電影圈的人都應該跪下來感激魏德聖導演賞他們口飯吃!

邊看黑人和屈中恆演的「為什麼是海角七號?」短片,我還邊吐槽她:

「唉呦,不可能的啦~~國片之所以低落了那麼多年,就是因為電影圈外省族群比較多,他們所拍,所了解的是自己熟悉的眷村文化或中國文化,應該很難懂得欣賞海角七號所拍出的台灣在地多元文化。」

她白了我一眼,說:「都什麼時候了,還在說這種外省本省的話,哪有這樣?而且海角七號都奪得東京海洋影展首獎,金馬獎還敢不頒給它嗎?」

我說:「不是說外省文化就不好,本省文化就好,而是不同文化的人,如果沒有虛心,很難互相理解,就更不用說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了。就連李安,拍的也是中國或在台外省人,甚至在美外省人的故事,因為那是他最能共鳴的文化,妳認為其他人如何?妳說東京海洋影展,那是因為台灣和日本都是海洋國家,能夠互相理解的,中國是陸地國家,外省文化比較偏陸地文化......」

她沒什麼專心在聽。因為我又在說教了。所以我改而和她用打賭的方式看誰對。

 

不過說實在,我看到阿嘉和茂伯、馬拉桑、大大演唱組曲時,看到所有上台的頒獎人幾乎一定會提到海角七號,和它所帶動的國片風潮時,心中也不禁浮起了一絲絲的希望!

 

但是到頭來,我看到什麼年度台灣傑出電影,什麼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給海角七號時,我就幾乎確定海角七號不會得什麼大獎了!!

 

最後海角七號在金馬獎得到的獎項,除了上面那些憑空冒出來的獎項,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之外,只有最佳原創音樂和歌曲,和最佳男配角馬如龍。最佳男主角是中國,最佳女主角是香港,台灣只佔到兩個配角。(這LP舔得夠明顯了吧?)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的MSN暱稱都是:「中國投名狀三億V.S.台灣海角七號半億,原來花的錢多才是最佳影片!台灣人的錢最終還是要拿去鼓勵中國人!」

 

或許有人會說,中國和香港的電影或許真的拍得比較好,所以他們得獎是理所當然的啊。我要對那些人說,你們未免也太天真了!

金馬獎是台灣舉辦的,用來鼓勵台灣電影豈不得其所哉?

更何況,就算你們不知道以成龍的演技,拿過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兩次),你們總該記得周星馳拿過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吧?

既然金馬獎可以拿一屆來鼓勵香港人周星馳,拿兩屆來拍仇台份子成龍的馬屁,為什麼海角七號大放異彩的這屆,不能拿來鼓勵道地的台灣電影呢?

這到底是為什麼?誰能告訴我?

台灣有一批人,就是奴才性,一天到晚就是要向中國靠,向香港靠。看到那樣的結果,我和我女朋友心情都很低落,差不多就像逆轉不勝那時一樣。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香港金像獎,想到台灣的金馬獎甚至吝於給台灣的林志玲入圍呢!憑什麼他們要頒獎給台灣的林志玲,和海角七號呢?

奇怪的不是香港,是台灣。

台灣真是個奇妙的地方,能夠從禁止布袋戲說台語的政府管制下,誕生打敗迪士尼卡通「玩具總動員2」,全球票房破四億的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也能夠從一天到晚想舔外國人屁眼的電影圈中,誕生像海角七號這般的偉大電影,像魏德聖這般的偉大導演。

 

茲錄下香港人對海角七號的觀感:

假如海角七號在香港 .沈旭暉
香港興起本土運動的同時,英國代表的西方文化通過全球化機制,還依然在香港流傳。

 


 

沈 旭暉,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國際關係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為中國民族主義與外交、反恐、中美關係、香港涉外關係等。耶魯大學學士及碩士、牛津 大學博士﹐香港Roundtable社會科學網絡名譽主席。學術著作有《Redefining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等﹐非學術著作有《國際政治夢工場》等。

 

電影《海角七號》上映後,有關這電影和台灣日治時期皇民化政策的聯繫,各方已發表了大量文章探討,正反立論,莫衷一是。但假如我們以全球化理論重新閱讀這題目,也許能釋出超越本土演繹的普世意涵。

根 據David Held等學者的《全球大變革》一類主流全球化理論書籍,「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可算是公認最不涉及價值判斷的全球化定義:當交通和資訊科技進步,會將三度空間的時空距離大幅縮減,由此衍生出改變政治、經濟、 文化、社會的連鎖效應。然而,所謂「時空壓縮」,並非二十世紀末開始的「厚硬型全球化」(Think Globalization)的專利。此前,史上早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時空壓縮全球化,包括涉及深度和速度不及二十世紀、但廣度和影響相若的「擴張性全球 化」(Expansive Globalization)時代﹔西方殖民主義的擴張,正是數百年前「擴張性全球化」時代的象徵。《海角七號》反映的日本情結,部分無疑可以直接追溯至 皇民化政策,因此才會有哼日本小調的老郵差、有日本舊情人的本土老婦,乃至有一九四五年台灣人歡送日本人離開的場面。這些電影場景,可視為未經加工的時空 壓縮的如實反映。

然而,當殖民地經過解殖思潮洗禮,就會出現另一個情況﹕「時空解壓」(Time-Space Decompression),也就是希望通過人為方式,恢復該地方被「壓縮」前的前殖民時空。但由於這根本不可能客觀出現,所以解壓的過程,其實也是一 種新的身份建構。一九四五年後,在台灣的時空解壓過程中,受皇民教育影響的本土意識、和日本文化的本身往往被等量齊觀,於是解壓者情願追溯至前一八九五年 的時空,而不大接受日治期間醞釀的台灣本土文化。台灣皇民化文學作家張文環有這樣的文字傳世﹕「有一天,內台人會有在靖國神社前一同跪拜的日子,能向英靈 合掌是一種喜悅的期待,那是兩種血潮溶合為一而暢流的時候了……」有趣的是,剔除文章公然對日本的仰慕之情,文中也將「內台人」形容為足以和日本人並列的 「兩種血潮」之一。但由於台灣由被視為外省政權的國民黨管治,上述的本土主體性在整個時空解壓過程卻被大量抹殺。這種不全面時空解壓的結果,出現了一整代 既被挑起對日本殖民管治的仇恨、又同時對外省政權不滿的台灣人,就像《海角七號》那位中年本土村代表。

到了冷戰後的新一波全球化時代,台 灣這類後殖民解壓沒有完全成功的地方又被前宗主國重新影響,於是出現了「時空再壓縮」(Time-Space Recompression)的現象。在這過程中,百年前的殖民經驗又被拿來和今日的日本文化相提並論﹔昔日的殖民管治則被予以一定程度的浪漫化處理。這 份浪漫化的歷史重構,構成了台灣本土文化的新主體性,就像《海角七號》戀上日本女孩的新一代。

重要的是,假如早前的解壓過程能顧及台灣主 體性,就像別的後殖民地那樣,今天的時空再壓縮也許純粹是第三代台灣人的事。但由於過去數十年的解壓是不完整的,今天《海角七號》代表的台灣主體性才足以 同時涵蓋老、中、青三代﹕第一代擁有日治期間時空壓縮的直接回憶﹔第二代屬於解壓不完整的反彈﹔第三代是面對時空再壓縮的浪漫化回應。不過,這裏顯示的主 體性還是相對和諧的,並沒有對大陸的公然排拒,而理論上,這精神也可以應用在大陸身上。因此大陸的過敏反應,大可不必。

《海角七號》在香 港上映後,也有不同迴響,有人說「很隔」,也有人說其實可以應用在自身。事實上,香港也經歷了像台灣的「時空壓縮—解壓—再壓縮」三個階段,只是解壓和再 壓縮的過程,在香港回歸後幾乎是同步進行,因而效果更複雜。這些年來,一方面香港社會出現了愛國論爭和國民教育,以圖對英國殖民管治留下的痕跡進行解壓﹔ 另一方面,這個解壓過程被不少人認為未盡全面,因此香港同時興起了本土運動﹔與此同時,英國代表的西方文化通過全球化機制,還依然在香港流傳,雖然波及的 深度和廣度不如前,卻有不少流行作家不斷寫作以懷念殖民歲月、追憶英國精英文化為主軸的文章,也就是為特區和殖民時代的英治遺產進行「時空再壓縮」。由於 上述現象同時出現,並沒有一整代香港人單單受時空解壓或再壓縮影響,這不像台灣的後殖民世代論那樣涇渭分明。

邏輯上,我們完全可以複製一 部《海角七號》在香港上映。但這需要的歷史文化視野和導演功力更深厚,將遇上的政治地雷恐怕也更多。不過說到底,不要以為上述理論框架只適用於台灣或香 港,其實類似案例還有不少。例如由葡萄牙殖民地直接回歸印度的果阿(Goa),由意大利殖民地一度變成埃塞俄比亞一部分、後來終於在一九九三年獨立的厄立 特里亞(Eritrea),都可算在此列。■

simonshen@cuhk.edu.hk

 

 

延伸閱讀:

1. 魏德聖導演的夢:賽德克巴萊官方網站已經成立了!

http://www.wretch.cc/blog/seediq1930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Seediq Bale,意譯:真正的人)是台灣導演魏德聖的一部尚未拍攝完成的電影。它述說的是1930年代,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2003年魏德聖花費新台幣兩百萬元拍攝5分鐘的預告片,希望吸引外界注意並獲得資金。然而募款計劃並未成功。

2008年,魏德聖的電影《海角七號》大獲成功之後,他決定重啟拍攝此片的計劃。根據魏德聖接受三立電視台主播李晶玉專訪時表示,他將以戰場上的勇士為視角,來了解此一歷史事件。並透過歷史現場的重現,重新檢視歷史。(摘自維基百科)

 

 

2. 海角七號,好看!

3. 聖石傳說 台灣電影的商業奇蹟 新台灣新聞周刊

4. 大支新歌上架! 我X你媽的金馬! 我住海角七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rson12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